日進斗金,“導師”本身已成發財新賽道
知識付費有沒有作用,是割韭菜還是真能助人登天?這個問題不同人群有不同的答案,有人認為花錢買“知識”,能夠提高眼界,有助于自身發展,那些嘲諷的人是層次不同;有人則認為“知識付費”純粹是割韭菜,如果致富之路可以隨便復制,那世上哪還會有窮人?
對于這個問題,筆者不做過多評價。不過,現實是這些導師確實賺的非常多。
但既然是提供知識,自然要嚴謹認真,對于劉潤來說,應當從這次爭議事件吸取教訓,當然,我們還是很尊重劉潤老師的,有人評價劉潤的課或演講其實比其他導師好,人也很nice。
這次事件后,其他準備跨年演講的導師應該在修改PPT和案例了,比如一些數字能不提就不提,經不起考證,案例需要親自調研考察,不能為了演講效果而進行模糊性表述。
我們在上篇文章也分析過,低價和下沉賽道或成為主流,無論是創業者還是導師們,都會聚焦這個方向,引起質疑在所難免。
但是為了避免質疑就不提數字,就剩下概念和造生詞了,又會被批是“正確的廢話”。
如果商業邏輯、運氣、其他是成功的三要素,那現在大家可能最不信任的、最不缺的恐怕是商業邏輯了。
你會發現,這兩年突然多了很多教你賺錢的導師,面向各種群體的都有,他們的連線學員、私董會成員也都是張口閉口年入幾個億。
不管你從導師這里學到了什么,賺沒賺到錢,“導師”似乎成了穩賺不賠的賽道。他們張口就是“周期”、“時代”、“私域”、“ip”、“物種”…私下則聊庫里南。
越來越多的人搖身一變成導師了。
對于導師課程和跨年演講,你從中收獲了什么?僅僅是開拓了思路?事業有改觀嗎?你想成為導師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