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供應鏈金融是指通過互聯網、金融科技等手段,為直播行業中參與的各個環節提供資金流動支持和產品服務,以提升供應鏈金融服務的效率和質量。從銀行參與的情況來看,主要圍繞直播電商做了一些相關金融業務。
記者注意到,建設銀行借助“善融商務”平臺,推動產銷對接機制,拓寬銷售渠道,對接企業、個人客戶,通過源頭采購,形成農產品的全場景供應鏈服務。
公開資料顯示,蘇州銀行針對直播電商推出“直播貸”產品,在客戶得到授權后應用RPA機器人自動抓取商戶經營信息,定期同步商戶經營流水,實時監控平臺賬戶狀態,獲取直播訂單和物流進程信息,并通過大數據信用體系嚴格把控風險。
沂水農商行推出“直播電商貸”,不以資產、負債、收入和支出授信,以客戶粉絲數、上一年度營業額、當年累計營業額、一定周期直播押款額度等確定貸款授信額度,最高可達月均營業額的10倍。
信用卡行業專家葛亮表示:“銀行參與直播電商供應鏈主要有兩種方式,一是直客形式,即直接為MCN\主播\電商平臺主體提供融資服務,該模式考驗銀行核心風控和運營能力;二是間客形式,即通過保理、助貸平臺間接為直播產業鏈相關主體提供融資服務,僅作為資金方介入,運營和風控參與較少。”
直播電商供應鏈金融與傳統供應鏈金融存在較大差異,這對銀行提出了挑戰。南京工業大學互聯網金融創新發展研究中心主任、教授陸岷峰撰文指出,傳統的供應鏈是以核心企業作為供應鏈上下游企業信用背書的,但直播電商供應鏈沒有核心企業背書,因為生產企業實際上擔當了被動供貨者角色;在直播電商供應鏈上的各個參與主體,除了生產商可能是重資產企業外,直播機構、平臺運營商都是輕資產,其資產的主要形式是粉絲擁有數量、個人品牌等無形資產,或者是數字資產,在以資產規模為主授信的金融時代,這種背景下,要取得金融機構的有較大授信難度較大。
中國e直播供應鏈金融13306003307 (V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