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電商供應鏈金融的風險點分析
傳統供應鏈金融的風險主要來自于核心企業及核心企業的上下游企業的經營風險,整個供應鏈是以核心企業的發展質量和信用作支撐的,形成的風險主要有信用風險、票據詐騙風險、貨物質押風險,以及政策類、自然災害等不確定性風險等。目前金融機構在積累供應鏈管理經驗基礎上,嵌入數字技術,傳統的供應鏈的風險大幅度降低。直播電商供應鏈金融風險與傳統的供應鏈風險金融風險方式有所不同,一是鏈條沒有傳統的供應鏈長,直播電商平臺最大的特點是平臺化運作,將供需雙方直接在平臺上進行交割,省去了一些中間環節,生產端直接對接了消費需求端,因此,風險的傳遞影響有限,二是直播電商供應鏈的風險主要體現在直播電商參與者各個主體的風險,因此,其風險點有別于傳統供應鏈的風險特點。
(1)供應鏈終端的生產企業或供貨企業。這類風險與傳統的供應鏈生產企業或供貨企業的風險大致相同,即這類企業主要是生產經營風險,企業如果出現產品滯銷、產品質量等問題,償貸能力下降,就會引發企業本身信用風險。同時會影響直播平臺的信用,發生退貨等概率加大。
(2)KP服務商。這類公司一般是一對多家生產或供應商、或本身投資的生產企業,同時又是一對多個直播平臺、多個直播機構、主播,起到一個集中資源、通過品牌積聚客戶、擴大銷售的作用。品牌運營公司取決于整個的管理團隊素質、市場預判、消費者心理掌握、品牌打造等多個因素,成功的品牌公司可以整合若干平臺、直播機構資源形成幾何效應的銷售效果,同時,又是批量進貨,往往在供貨產品、物流服務等方面有極其主動的定價優勢,價格相對較低,市場競爭力較強。由于其風險是是一對多模式,涉及的面越廣,聲譽風險管理的壓力越大,而品牌公司是靠“臉”吃飯,一旦陷入輿情風波,對公司往往會產生致命性影響,所以這類企業在經營過程中十分穩健、謹慎。
(3)供應鏈直播平臺。供應鏈直播平臺投資一般較大,背景公司資產規模也較為強大,因此,其融資失信風險發生概率不高,但由于直播平臺帶有執行政策及對直播機構、主播管理等責任,所面臨的政策性風險、輿情風險發生的概率較高,因此,如果發生嚴重的責任事故,存在封存、暫停甚至退出市場的風險。這些都可能帶來經營上的損失,誘發信用風險。
(4)直播機構。理論或銷售邏輯上直播機構如果沒有自營店鋪的話,應當是沒有經營風險的,因為購貨者是先付款后付貨,或先付貨再付款,如果一旦發生退貨也是供貨方和消費者之間的糾紛。擁有自營店鋪的直播機構風險主要是在途退貨風險(目前,這個比例極低,除非是惡意行為,所以基本可以理解成電商平臺供應鏈金融盈利產品的主要形態)以及商品滯銷風險。但是直播機構旗下的主播風險還表現為個人風險,一是偷稅違法風險,主要通過私域流量直接進行交易,進行偷稅,二是虛假宣傳,三是售賣假貨,四是直播機構由于違法或突發性事件被封號、限流,此外,還有個人的不可抗風險、無重資產、道德風險等等,一旦出現這幾種情況,都會對金融機構支持的信貸資金的安全性帶來較大的沖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