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長期看,中國經濟潛力大、韌性足的特點沒有改變,發展普惠金融的機遇和空間仍然非常大。為此,商業銀行有必要從金融創新、科技賦能和加強管理等方面,進一步完善普惠金融可持續發展模式,不斷提升業務發展與風險控制的匹配能力。
自2013年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將“發展普惠金融”確立為國家戰略以來,普惠金融的發展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視和推動。2015年,在習近平總書記的主持下,中央深改組審議通過了《推進普惠金融發展規劃(2016—2020年)》,為普惠金融的發展提供了更為明確的方向和行動指南。隨著時間的推移,普惠金融的發展前景日益明朗,各級政府、監管部門、金融機構和社會各界都積極參與其中,共同推動普惠金融的高質量發展。
近年來,國家將推進普惠金融高質量發展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破解普惠金融發展難題。作為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生力軍,中小微企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這些企業數量眾多,涉及各行各業,對于促進經濟增長、擴大就業、增加財政收入等方面都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國家的發展不僅需要大型企業“頂天立地”,更需要眾多小微企業“鋪天蓋地”,來推動普惠金融的全面發展。
寧波銀行始終堅持以服務實體經濟為己任,積極響應國家發展普惠金融的號召,全力支持小微企業。該行不滿足于簡單的“批貸款”模式,而是持續深化對產業鏈的研究,通過獨特的“趨勢研判”能力,為各類優質資產和授信結構提供支持策略。
這種策略的制定不僅基于客戶群體的需求,更充分考慮了各類重點領域的優先支持,例如普惠小微、民營、制造業、綠色金融、科技創新等。這些領域對于推動經濟轉型升級、實現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同時,寧波銀行以其前瞻的量價擺布能力和審慎的風控策略,為高成長性提供了堅實的保障。
以服務小微企業作為自己的使命,截至2023年6月末,寧波銀行九成以上的對公客戶是小微和民營企業。普惠型小微企業客戶已達到22. 14萬戶,較年初增長18. 9%;普惠小微貸款余額達到1786億元,較年初增長16. 12%。這些顯著的業績充分體現了寧波銀行對實體經濟的深度承諾。
除了傳統的金融服務外,寧波銀行還積極拓展科技金融、綠色金融和普惠金融等新興領域,加強金融科技創新和應用,不斷完善數字化、線上化的服務模式,提高服務質量和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