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多多搶到的市場份額、賺到的巨額利潤,一部分是阿里、京東讓出來的。2023年前三個季度,阿里的營收增速為2%、14%、9%,京東為1.4%、7.6%、1.7%,而拼多多都在50%以上。如果剔除其他業務,只看零售板塊,三季度淘天和京東的增速分別為4%和0.06%,拼多多為93.9%。
“消費降級”的紅利被拼多多抓住了。在國內,從2020年下半年開始,中國零售業進入去庫存周期,大量折價商品通過拼多多賣了出去;在海外,2022年9月拼多多旗下的Temu在北美上線,完美搭上美國人“消費降級”的東風。
很早之前黃崢就做出判斷,中國商品的供給端無窮無盡,因而重點在需求端。換言之,可以通過“壓榨”商家來“討好”用戶。最近淘寶、京東也推出“僅退款”服務,都是在學拼多多。
新能源是國家重點鼓勵的行業,但賺到錢的公司不多。最核心的兩個環節——動力電池和整車制造,都呈現兩極分化的局面。頭部公司越來越強,腰尾部公司艱難求生。
比如動力電池,寧德時代一家公司占據國內市場的半壁江山,賺走超額利潤。2023年前三季度,寧德時代實現凈利潤311億元,不僅遠遠超過其他電池廠商(中創新航、國軒高科均不足10億元),還超過任何一家中國汽車廠商。
淘金的比不上賣鏟子的,這是現階段中國新能源產業的現實。
至于整車制造,比亞迪瓜分了國內新能源汽車三成市場份額,現在每個月造車新勢力能賣一兩萬輛就算好成績了,比亞迪能賣25萬輛以上。更關鍵的是,比亞迪是賺錢的,前三季度凈利潤214億元,一舉成為中國最賺錢的車企。曾經最賺錢的上汽集團,已經被比亞迪反超。
在造車新勢力普遍虧損的映襯下,比亞迪顯得格外突出。唯一的例外是理想汽車,它實現了60億元的凈利潤。
游戲、電商、新能源,這三個行業規模大、市場集中、利潤豐厚,企業只要能做到頭部,就不愁賺錢。